每年的高考都是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你知道我国什么时候出现学校的吗?自古以来它经历了怎样的演变?不同时代的教育内容有何差异?
近日,华商报旗下文物报道综合媒体传播栏目《陕西文物探秘》走进陕西师范大学教育馆。该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综合性教育博物馆。其中,中国教育博物馆展示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教育发展史。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博物馆馆长惠刚先生受邀作为主讲嘉宾,结合大量教育文物向网友讲解了中国教育的演变与发展。 189.2万网友观看了这段网络直播视频。
据记载,自五帝时代起就已设立学校。
祥虚是中国古代学校的代名词
惠刚馆长介绍,中国教育博物馆于2017年开馆,由一个基本陈列和三个专题陈列组成。其中,基本陈列的标题为“从象墟史到近代学校——中国学校教育展”。中国自古就有学校。据黄本季《历代官表·国子监表》记载:“自五帝立学,名成君;后虞曰项,夏曰许,殷曰古宗,周人立雍”。中间,四朝的学习环境搭建在外面。”因此,象虚就成了中国古代学校的代名词。然而,当时所有的学校教育都被政府垄断。能上学接受教育的,都是贵族子弟。
春秋战国时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与官学相对应的私学。孔子开创了私学教育,向民众传播文化知识。他有弟子三千人,其中圣人七十二人。孔子还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育理念。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创立太学。历代统治者不断扩大太学规模,建立了以国子学、太学、四学为代表的中央官学体系和以福州学堂、县学为代表的地方官学体系。与此同时,民办民办学校作为官办学校的必要补充也在不断发展。
“十三经”形成于北宋中期
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
中国学校教育展中,展示的主要内容是教材,包括儒家经典教材、小学教材、小学教材、文学教材四大类。此外,还陈列着封建时代科举考试的试卷和一些古代教育教学实物。
馆长慧刚介绍,中国古代经典原本指的是诸子百家的精华。自汉代以来,特指学习儒家经典,阐释其义,阐明其理。汉武帝时期,任太学“五经”博士,使《诗》、《书》、《礼》、《易》、《春秋》的地位超越了普通的经典。儒家学者以传承和阐释“五经”为己任。日益繁荣。东汉在“五经”中又增加了《论语》和《孝经》,形成“七经”。
唐代有“九经”之名,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 《丘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唐文宗时期,将《十二经》刻在石经上。在《九经》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孝经》、《论语》、《尔雅》,这就是现在西安碑林博物馆所藏的《开城石经》。
到了北宋中叶,《孟子》的地位得到提高,“十三经”终于形成。孟子被誉为“小圣”。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古籍《孟子》中。近代所说的儒家经典主要是指《十三经》。这些经典是古代官塾、私塾的基本教材,也是科举考试的必修内容。
古人也分小学和大学
但意义和现在不一样了
除了科举考试必须学习的《十三经》之外,中国古代也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惠刚主任介绍,中国古代的“小学”一词有两个含义:学术阶段和知识。从学校教育来看,古代的学校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孩子在15岁之前接受小学教育,15岁之后接受大学教育。就知识而言,小学指的是语言和写作的学习,包括音韵学。研究、语言学、训诂学、语法等
馆内陈列的最具代表性的小学教科书是南宋朱熹撰写的六卷本,清初印制。全书分内、外篇:内四卷分《立教》、《明论》、《敬身》、《济古》;外两册分为《善言》和《善行》。主要内容是教育孩子如何待人接物、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处理进退。
梦学是幼儿启蒙教育的统称,是中国古代民办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办学形式主要有家庭学校、乡村学校、孟学校等。民间又称私塾。其教育使命是培养儿童识字和写作能力,掌握基本文化知识,具备基本伦理道德标准,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不同历史时期的蒙古语教材各有特色,但都注重对中华历史文化的学习和传承。许多著名学者参与了蒙古文书籍的编修。中国现存最早的蒙文书籍是汉代的《急就篇》,而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的则是《三十万》,它是“三字经”的统称, 《百家姓》、《千字文》。
古代的科举考试是有组织的
陕西公园曾经是西北地区最大的公园
惠刚主任介绍,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以科举考试为国家选拔官员的一种考试制度。始建于隋炀帝三年(公元607年),竣工于唐代。历经宋元时期。明清时期,一直延续到1905年废除。它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1300年,对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不同时期科举考试的形式和级别有所不同。明清时期,主要有童试、乡试、普试、宫试等几个级别。学者获得下列资格:进士、进士、进士。
那么古代的科举考试是如何组织的呢?慧刚主任介绍,陕西师范大学老校长刘泽如先生有一套碑刻藏品,是他的后人捐赠给学校的。碑文记载的内容是明孝宗弘治八年陕西乡试的考试组织。弘治八年,即公元1495年。乡试一般在秋季举行,故又称秋为。可以看到碑上刻的时间是乙卯八月。从碑文中,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明代科举考试的考试组织。
碑文显示:本次考试的监考人为陕西监察御史李翰,升任官为陕西布政司左部正事陈道等,监考人为陕西监察部副使韩明等,主考官为陕西监察御史左布政使陈道等。是江南。康州都昌县儒学,传授孙文渊等人。此外,还有“共考官”、“封卷官”、“收卷官”、“收卷官”、“授予官”、“抄写官”、“阅卷官”、“检查官”等。这些官员中有 1 人出生于陕西。
“当时的乡试相当于乡试,甚至比乡试还要大。据一些记载,陕西贡院曾经是西北最大的贡院。来陕西贡院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甚至包括今新疆、甘肃等地的士人,分布在今西安西门内大街北侧附近一带,大致在今东、西菊园巷与灶祠巷之间,包括儿童公园及周边地区。”
馆内陈列着清代科举考试的试卷和一些省份的乡村墨导,反映了当时科举考试的内容和要求。其中《乾隆耕印科乡试卷》是清朝乾隆时期的乡试卷。试卷反映了考生的详细信息、考试内容和试卷注释。
馆内陈列有光绪二年(1876年)周至县优秀林生龚丙南乡试试卷。相关考试材料不仅记录了他家族几代人的名字,还记录了他的师徒关系。这也说明,过去读书人取得功名,不但会受到嘉奖,而且还会因此而光宗耀祖。
那么测试内容是什么?从宫秉南的省试卷子来看,第一道试题是“夫子说三言可以破牢,其原因也与夫子之路无约有关”。这句话出自《论语》,相当于一篇议论文;还有一道考试题目是《宗庙项宝志子孙》,也是一篇议论文。此外,还必须写一首诗。龚丙南所做的是五言诗,老师对他评价很高。
馆内还陈列了一些教育教学实物,如清代“双龙座昭穆总治天地君人氏”碑、清代“十大必读”碑、木槌等。
清朝末年,“废科举学”的时候
师范学校已开设英语体操等课程
1840年鸦片战争后,随着“西学东渐”进程的开始,中国教育呈现出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改革的历史趋势。学习西方、改革旧式教育成为这一时期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
馆内陈列的这一阶段的教育文物有《翰林翻译院文章》、《学术部公刊》、《管理笔记》等一系列清代官方文献。陕西大学礼堂”。其中《陕西大学堂管理笔记》于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公元1905年7月)上呈。这是陕西省向朝廷请求设立陕西大学堂的正式文件。内容涉及当时陕西省的教育状况。 、学校管理规定、任用人员等
“陕西大学学堂可以说是西北大学的前身,也是西安本土大学的共同前身。当时颁布的《学堂章程》在哪里?是慈禧逃往西安后的”张之洞在西安起草并发表的一封信,可以说是陕西大学堂的成立,是陕西高等教育的开端,虽然陕西大学堂并不是第一所大学。成为在国内设立,是从这个文件开始,从西安开始,比较正式、比较大规模的大学馆建设。”
馆内还陈列有当时新的学校教科书、学生入学考试参考书、学生学历证书等。随着《学校章程》的颁布,特别是1906年所有乡试停止后,为防止学生转学学校随意报班,保证新教育走上正轨,学历文凭受到各级学校、各行各业的青睐。方面的关注。馆内陈列的是宣统二年(1910年)六月奉天省辽阳府师范学校毕业证书。可以看到课程内容很全面,不仅有语文、历史、修养、品行,还有体操、博物学、国画、英语等等,可见那是在培养什么。时间是所有科目的老师。
民国时期著名专家编着的教材
不仅有公民教育内容
以及性健康教育
惠刚主任介绍,民国时期,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学校教育呈现出中西融合的历史趋势。从展出的教材名称来看,民国时期的中小学课程有国文、算术、历史、地理等,有格致教材,格致属于自然科学类。有的讲植物、动物,有的讲劳动、手工艺。有国防教育教材和妇女修养教材。
还有国画、音乐等美术教材。有刘海粟编着的中国画教材。这时候已经有专门的性健康教育了,陈列的性教育教材也有很多版本。职业教育教材中,展出了会计、建筑等教材。
陕甘宁边区教育十三年
为新中国的教育制度积累了早期经验
除基本陈列外,博物馆还设有陕甘宁边区教育史料展,展示了延安时期的窑洞教室和抗日开放登记等。大学,以及边疆地区的许多教育文物。惠刚主任介绍,20世纪30年代,红军进军延安,随后开始建设,历时13年。这13年,为新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陕甘宁边区学校教育主要包括干校教育、中小学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由于学校类型多、发展快、变化大,边境学校教材灵活、适用性强。社会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有夜校、冬校、巡回培训班、扫盲促进会、扫盲班等。他们的使命是使群众摆脱文盲,投身革命战争和社会建设。边疆地区社会教育教材与学校教材不同。大多数篇幅较短,内容丰富,实用性强。
陕甘宁边区先后建立了延安大学、陕北公学、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鲁迅艺术学院、中华女子学院、安武堡战时青训班、陇东中学、行知中学、子长中学。等待。这些学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党的中心任务为办学宗旨、以人民根本利益为指导思想、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办学理念。以劳动为办学方针,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办学方法。 “边区教育模式”为革命战争培养了大批急需的各级各类干部,提高了边区年轻一代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政治思想觉悟,培养了坚实的人才力量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而奋斗。根据。
1953年高等院校改组
从小学到大学的学制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1953年院校改制后,新中国拥有一批培养高端人才的高等院校。从小学到大学的学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各地广泛开展工农速成教育和扫盲教育。
本期展品主要包括中小学教材、外语课程教材、教师教育教材等学校教材、学生入学考试参考书、学生入学证明及党团活动证明、学生作业簿、年级登记表、毕业证书还有毕业照、教师聘书和工作计划、大学纪念书籍、教育出版物等。其中,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教科书还是竖版的,当时的外语教科书是俄文的。
博物馆的一处区域,集中展示着全国各大大学的校徽。这些校徽是按照不同地区展示的,也可以看出全国各个地区的院校数量。
惠刚主任表示,目前全国大约有1200所本科院校,其中近千所院校正在陕西招生,因此校徽征集仍在继续。如果你整理出这些校徽,你甚至可以整理出一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简史。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北宋教育家张载的《横曲四句》至今影响我们
教育馆三楼正在举办以纪念张载等历代著名关学大师为主题的书法展。
惠刚主任介绍,张载是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出生于长安,因曾在眉县横曲镇讲学,被尊称为“张子”。 ,被世人称为“横渠先生”。 。他有四句话:“为天地立心,为民立命,为圣人弘扬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话影响深远,成为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认知的读者的共同追求。史称“横曲四句”。
慧刚介绍,张紫还提出了一句话:“民之所向,皆同”。意思是人是同胞,物是同类。平等、爱人、惜物的理念都包含在这里。此外,张子还有一个核心思想:“治世以用之,学物以成知”。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专心致志,少说话,撸起袖子加油干”。
“2020年是张载诞辰千年,现在我们弘扬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从传统中找到自信,张载将是我们伟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需求。这些精神依然不变。”直到今天。”华商记者 马虎珍 摄影 张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biyu.com/html/tiyuwenda/9467.html